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张三丰的著述中,《大道论》无疑是其中最重的一部,对中国道教理论的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
张三丰是继王重阳以后提倡以道教为中心的三教合流的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在《大道论》中,张三丰把道教的“道”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上一章中说过:“夫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理综三教,并知三教之同此道也。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就是出自《大道论》。
既然张三丰提倡三教合一的思想,那么就要接受儒、释的思想,并与道联系起来,这种联系还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有主有次,主必须是道,只有在道占有统领地位的基础上,才可以谈三教合一。
如果仔细想一想,儒、释、道千年发展下来一直没有完全融汇到一起,自然是存在不相融的地方,比如儒家讲究天命,但佛教讲业力、因果、轮回的,是不讲天命的,这种情况下张三丰是如何在天命观方面统一三教的呢?
无论儒也好,道也好,都在为自己够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努力。道家的天命很简单,就等于道,是老子当年就明确提出来了。儒家同样也想“制天命而用之”,《易经》中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有人说人家是为了探求至理,说到底还不是和道家一直就在追求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伟大理想一致嘛,所以张三丰在《大道论》中也说“夫道者,无非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而已矣”。
张三丰想“命自我造”,性命双修,养气炼形,跳出生命轮回,这些全是为了成就大道,追求掌控命运的长生之境。“或者谓人之生死,皆有数定,岂有违天数而逃死者?独不思福自我求,命自我造,阴骘可以延年。”
另外,张三丰在天命中还加入了因果报应的思想,所以实际上还是三教合一,这也是张三丰的思想的进步的一个侧面。
再比如儒家有人伦之道,在张三丰看来玄学同样离不开功德,只有以功德为体,金丹为用才可以成仙,所以他才说:“仙家铅汞即仁义的种子”。这么看来,道和德本来就是一体,同时再和佛家的因果报应联系起来以后,命由人造,可以用功德去改命,这同样是张三丰在三教合一思想上的一点进步。
不要小看这一点,张三丰的这种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是极大的,而且不局限于道教。比如在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道”开始有了正面和反面的两种特质了。出现了身怀仁义的道士,他们严格遵守人伦道德,电影里就是浓眉大眼的正面人物。对应的也有为非作歹的邪道,就是那留个中分发型,嘴歪眼斜的反派,对了,他们的下场一般也会很惨。《三言》中就有很多这方面的故事,二戏方士可以一符杀三邪,白蛇最终被法海收拾,崔衙内家的红兔被罗真人收拾如此等等。总之,正义一方,代表道德的一方总会表演追杀邪恶一方的戏码,而且最终会胜利。
此外,后面还会讲到明末一个叫做林兆恩的人,自称得过吕洞宾的传承,也和张三丰把酒印证过三教合一的理论,于是创立了一个叫做三一教的门派,所以三一教内把张三丰作为了林兆恩的陪祀敬了起来。
当然了,道教一直在提三教合一,也一直有高道在努力,但是结果如何?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些成绩,但真正互融是不可能的。先不说三教各自的理论体系是否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仅仅三教合一后谁当老大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古人有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执拗,那是很牢固的,即便是现在,两个单位的大老板愿意合并吗?两个国家的老大愿意合并吗?
张三丰在《大道论》的最后还讲了“人远道”的问题,他说前辈们的道术秘法之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主要是他们很生气。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传下了真功夫,结果人们心不诚,又懒又笨,学不会时反而四处发贴灌水说都是骗人的。同道们、后辈们,能遇真人、得真经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结果你们还不珍惜,醒醒吧。
建议道友们读一读《大道论》,短短四五千字,可以体会到张三丰对人生苦短的急迫,对追求大道的艰辛的种种感悟。
张三丰的另一部重要的著述是《无根树》,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非常玄妙的感觉吧?先解释一下无根树的意思。
它实际上是源自佛教。北宋道原和尚写过一部名为《景德传灯录》的佛教史书,里面有这么一段对话:
问:如何是和尚家风?
师曰:解接无根树,能挑海底灯。
大概是讲的佛家修行中的一种超越情识的境界。
张三丰在《自题无根树词》中说:“要知端的通玄路,细玩无根树下花。”
那么通玄路、无根树和花又有什么关系?
丹经里面是经常出现“花”这个字的,比如吕洞宾说“花发拈花须仔细,月圆赏月莫延迟。”“月下花前拍手笑,花酒神仙古到今,花花结就长生药。”张三丰说“神仙神仙,只在花里眠。”如此等等。注意,此花非彼花,在道教中,特别是在丹道中花有特殊的含义。
《无根树》中把由二十四种身心变化而内生、外景的征兆用了二十四首诗讲了出来,每首诗的开头相似,都是以“无根树,花正x”开头。
如
“无根树,花正幽,贪恋荣华谁肯休?”
“无根树,花正微,树老重新接嫩枝。”
“无根树,花正青,花酒神仙到古今。”
由此得到二十四个字,分别是幽、微、青、孤、偏、新、繁、飞、开、圆、亨、佳、多、香、鲜、浓、娇、高、双、奇、黄、明、红、无,这二十四种花,代表的是修行中的二十四种状态。
前面多次讲过,道教中的数字是很有讲究的,这里之所以用到了二十四,实际上和二十四节气有关。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三候,每候为五天,所以共有二十四候。古人称这二十四候为番风候,每候配了一种花,小寒的一候为梅花,二候为山茶,三候为水仙……直到谷雨的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结束。
那么这些又和丹经有什么关系呢?
道家用这些现实中真实存在的花与无形的风对应起来,就是所谓的风应花期来,又称花信风。不同的花期,就对应修行功夫的不同阶段,于是就可以用这些花比较形象地表达出风和修行中的不同状态了。
比如第一个“幽”字,就是指气生于虚无,也是无根树的生发之源。接下来的“微”字则表示衰微,表示此时则宜伏藏,如此种种。
二十四种花,二十四个阶段,二十四种境界,到红时,即是大药已成,内、外就像有个小太阳一样闪闪发光,接下来就可以采药了。到最后一个无字,则表示采药以后的状态,所谓“摘尽红花一树空”,尽善矣。当然,空还没有到无的境界,只不过没有用花来表达了。
如果读过孔子的《卦序传》的道友会体会到,从浅到深的二十四种境界的发展,和六十四卦的排序解释有异曲同工之处。
后世对《无根树》极为推崇,历来注解的人也很多,后面要讲到的刘一明(悟元子)曾作《无根树注解》。他认为无根树就是人身,匆匆百年,生老病死就象树之无根。李涵虚也曾作《无根树直解》,他进一步解释说无根树就是人身的气,气又生于虚无之境,气散则人死。无根树对这二位高道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很深。
《无根树》就不详细解析了,如同《参同契》、《悟真篇》,内容比较晦涩,不过它绝对不是有些人说的双修旁门的功夫,肯定也没有后世某些阴阳双修派那些三峰采战之类的房中术吸引人。有兴趣的道友,可以对照刘一明和李涵虚这二位高道的注解一起来看,大约能看得明白。
再简单介绍一下《天口篇》。
天口的意思是“先民有言,圣为天口”,张三丰说这部经书中讲的东西不是他自己说的,他只是一个文字的搬运工,是代天立言,代君王发话,说的全是完人、至人、真人的学问。
老天爷借张三丰的嘴想说什么?
《天口篇》总共有二十四篇,内容涉及到正教篇、儒书篇、禅旨篇、玄音篇、五德篇、孝行篇、淫恶篇、施报篇、盈示篇、毁誉篇、修短篇、穷达篇、人品篇、快活篇、能让篇、忠恕篇、虚无篇、养生篇、五劫篇、敬神篇、爱人篇、医药篇、相卜篇、堪舆篇,仅从各篇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里面涉及到了道、释、儒三教的内容,还挺全面的。
张三丰还有很多高深的丹经,不再一一讲了。
讲了这么多,也许有道友会问:这些全是大道理,有没有具体的功法,类似绝世内功、内家拳法之类的?具体到功法、秘笈什么的,那都是“盗取天机,以延寿命”的,真正的不传之秘也都是口口相传的,早就失传了,所以咱还真不会。不过后人通过张三丰的各种著作,总结出了大概的炼已还丹的功法,下一章就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