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437章 机锋悟佛法【1 / 1】

南方有杰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随着中年男子的娓娓道来,庞永星和张华等人,倒也明白了这个一宿觉的典故的前前后后。

原来,这玄觉大师在未成为六祖的弟子之前,就已经是一位得道的高僧,而且还是挂名在瑞an县的仙岩山参悟佛禅。这在很多史料中都有提到过的事实。

而有一日,玄觉正在研读《维摩诘经》的时候,忽然觉得自己竟然进入了内外明彻的境界,与经文之中描述的无二区别,于是自性宛然,决定去山外云游,参学天下,找人印证自己的佛法。筆趣庫

大概就是因为佛缘因果之故,玄觉与六祖的弟子玄策相遇,两人一见如故,相谈也很是投机,于是决定联袂去参谒六祖。等来到了六祖的寺庙,两人发现六祖正坐在蒲团上坐禅。

玄觉自持佛法高明,也不待玄策给自己引荐,径自就走到六祖的身前,将锡杖摇动得哗哗作响,然后又围着六祖身旁走动了三圈,最后持丈而立,既不礼拜,也不作声。

六祖看了他一眼,倒也不生气,而是徐徐说道:“作为僧人,应当具备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请问你是从哪里来,竟然如此傲慢无礼!”

玄觉不在乎,傲慢地说道:“了生脱死,是人生最大的事情,而且,各种因缘的变化又迅速无常,其它的事情在我看来都不重要,因此,我也就顾不上什么威仪不威仪、礼节不礼节了”

六祖再问:“既然如此,为何你不去领悟不生不灭,无快无慢的道理呢?”

玄觉回答:“根据我的体会,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死、有无,因此,领会不领会本来就不存在,也就更谈不上什么快与慢了。”

六祖听后,高兴的说道:“正是如此,你悟得禅之真意。”

听到六祖的赞扬,两旁的僧人都很不可思议,六祖平时可是极少赞扬他人的,能得到六祖如此肯定,说明眼前的这位云游僧人在佛法的理解上达到了很不一般的程度啊。

而自己的禅语机锋得到了六祖的认可,玄觉这才按照禅宗拜山的礼仪,规矩,整理好自己的袈裟,恭恭敬敬的给六祖磕了三个头,将那份傲慢和无礼收敛得无影无踪。

而玄觉先倨后恭的态度变化很是出乎众人意料,但更令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在行完礼仪后,玄觉就起身告辞,马上要下山离去。

六祖问道:“你这就要走,太快了吧?”

谁知玄觉竟然又无风起浪,挑起与老师的机锋。

“本非自动,体有速焉?”本来就没有动,哪里有什么快与不快呢。

六祖不动声色,说道:“你说本自非动,那么究竟是谁在知道非动呢。”

“仁者自生分别”玄觉回答。

这就是一次机锋的交机,六祖一笑:“汝深得无生之意。”六祖的这话看似是对玄觉得肯定,其实内里暗藏机锋,既然无生在于心,又怎么能得到。

玄觉悟得六祖话里的机锋,又转抛出一句:“无生岂有意?”

六祖:“无意谁当分别?”

玄觉:“分别亦非意。”

两人电光火石间的机锋对论让周围的僧

人一片迷茫,只有玄策在一旁略有所思,六祖见玄觉见悟透彻,不留痕迹,很是高兴,拉着他倒禅房留宿了一晚,师徒共同参禅。

第二天,玄觉就拜别了六祖,离开了寺庙,后来玄觉著证道歌于盛世,号无相大师。后人们把他和六祖夜谈禅道的事情称为一宿觉。

禅宗的机锋对论不是有一定佛法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尤其是这种电光火石之间不容思考的对论更是考验悟性和机智。

“听得迷迷糊糊的,和尚就是喜欢打哑谜。”听着中年男子维妙维俏的将一宿觉得典故讲出来,但是庞永星和张华罗丹三人脸上的迷惑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添了几许,反倒是陈宇停了若有所思,只是,他终究也没有理清楚自己从中收获到什么,最后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佛家讲究佛度有缘人,讲求慧根,大概就是说的这种吧。”看到中年男子看向自己,陈宇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意,但很明显,他的笑意有些勉强,毕竟,才疏学浅啊,丢人脸面了。

“兄弟你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你还明白佛渡有缘人!”对于陈宇的表现,中年男子稍稍有些失望,但是陈宇能够说出这句话,说明他的为人还是比较豁达看得开的,而且,也能够领悟出六祖和玄觉大事的机锋要义,这一点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之前看书的时候也有查找过前人的总结,我只不过是照搬念书罢了。”陈宇谦虚的回答。

“哈哈哈,照搬念书怎么了啊,在大街上随便找些年轻人问问,恐怕连一宿觉这个典故的名字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能够看透这么一点要义了!”中年男子这会儿脸上再次露出灿烂的笑容来。

“有这时间看这个,还不如看本花花公子呢。”庞永星听到两人的对话,小声的咕噜了一句。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就在庞永星咕噜完,圈内的两位大师同时睁开眼睛,右边的见空大师双手合十,徐徐问道: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请问达摩面壁,背向何处?”

达摩面壁,背向何处?空大师的声音徐徐传开,整个人群都屏息等待着智仁大师的回答,这问题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自然是背向洞门喽。毕竟达摩面壁的典故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达摩祖师于嵩山山顶一处天然石洞内,面壁九年,成为了佛教史上的美谈。筆趣庫

而达摩在石洞内面壁九年,后来离开时,坐禅对面所对的那块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隐约可见,后人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并且许多文人都留有诗词记载,其中就有一首《面壁石赞》:少林一块石,都道是个人。分明是个人,分明是个石。石何石?面壁石,人何人?面壁佛……

“达摩面壁,背向断臂求法者!”然而让众人意外的是,智仁大师豪不犹豫的开口回答了。

“断臂求法者在哪儿,你指的可是二祖慧可?”见空大师继续追问。

“你要问的是禅宗历史的那位断臂求法者,还是现在的断臂求

法者?”智仁大师反问道。

“禅宗历史上的那位,与现在的又有何不同?”见空大师同样反问,不过他的问题更犀利。

“过去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佛法有如来之命,如果没有上求下化,没有发心之人,又如何能承担佛法的护法之命!”智仁大师淡淡地说道,在这一点,他说的机合要义。

“阿弥陀佛,好一个面向断臂求法者,达摩面壁不说法,终日默然面向壁,面向壁合了眼,壁向面打破了壁,我想请问:达摩既然壁向面,为何要打破壁,这打破的壁又是什么?”

“阿弥陀佛,壁向面打破壁,打破的是什么东西?打破的是我们的障,我们的执,我的执我们的障,处世面墙,处处成碍,这就需要打破。”

不等见空大师开口,智仁大师面带微笑,徐徐说道:“达摩面壁,背向何处?九年面壁为带后学,九年面壁为传法命,九年面壁为使佛法广大流传。那么,我们只有不顾生死,只有不怕生死,面对生死担当重任,担当我们畏惧生死这一颗心,面对我们畏惧生死这一颗心,不畏惧,不再逃避,面对、担当,这就是我们达摩面壁的用意。所以达摩面壁,二祖慧可断臂求法,我们说达摩面壁,背向断臂求法者。”

啪!啪!啪!智仁的话一落下,围观的群众掌声响起,这些大多都是信佛之人,对于佛教典故也是了解的,二祖慧可为了让达摩祖师传法,断臂发心,归入禅宗,被人称为断臂求法者。

当然,在围观群众中面带迷惑的人也不少,像庞永星,张华还有罗丹等都是一脸迷惘,显然没听过这断臂求法的典故。

这一次陈宇倒是听得滋滋有味,这两位大师话里机锋不断,又充满禅机,仔细品读大有收获。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既然提到了达摩面壁,那么我也想问:达摩面壁,面向何处?”智仁开始了回击。

“面向断臂求法者。”见空面带微笑,此话一出,人群哗然,智仁大师已经说了背向断臂求法者,这见空大师为何也如此说?

“我虽然听的不是很懂,但是这个见空明显说的不对啊,刚智仁大师都说了达摩面壁,背向断臂求法者,大家都鼓掌认可了,怎么到他那又变成面向断臂求法者了?”张华在一旁捅了捅陈宇的腰侧,问道。期间他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嘚瑟之意,以为自己找到了大破绽。

“面向断臂求法者?”陈宇并没有搭理自己的表哥,此刻他也是眉头紧皱,既然背向断臂求法者,为何面也是向着断臂求法者呢?

“陈宇,这断臂求法者到底是何人啊?难道是无处不在的存在?”庞永星在一旁开口。

“断臂求法者指的是二祖慧能,不过智仁大师口中的断臂求法者应该是是指那些有向佛之心有大毅力的人,而这样的人,恰恰就是无处不在的存在!”

“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正是因为无处不在,才佛法永存啊!”陈宇随口回答完庞永星后,脑中突然灵光一闪,一拍大腿,惊呼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