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铁山的鹈殿丈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胡亥的每一条政令都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陛下,自秦孝公商鞅变法以来,我大秦处于高压状态,大秦重视军功赏赐,以《秦律》治理国家。
若是还在尚未统一,扩张国家领土的不稳定阶段,如此苛严的政治制度或许适当。
但如今我大秦帝国已成立十几年,所谓攻城容易守城难,国家管理亦是如此。
如今当下百姓早已负担不起,若不宽和政法,百姓怕是怨声盈路,陛下此政令可使大秦百姓得以喘息。
陛下一上位便施以德政,可见陛下有明君之相,大秦在陛下的治理下,必将越发鼎盛。”
一位御史大夫朝着胡亥鼓足了气去喊。说完之后,气喘吁吁,但是眉眼满是欢喜。
胡亥听后心情很好,“爱卿所言甚是。爱卿肺腑之言,一心为国。赏绸五市担,黄金百两。”
胡亥刚即位,笼络人心,鼓励忠臣发表言论,以及树立威严皆很重要。
他不会吝啬对忠臣的赏赐,也不会轻罚奸佞小人。闻言,这位敢于言辞的御史大夫深深地叩拜胡亥。“谢吾皇万岁,此乃臣之本分。”
其他踌躇不前,不敢发言的臣子,见状,十分羡慕,心里也万般遗憾。
胡亥又对众臣说:“以后众爱卿若有为国之心,大可上表,即使有所偏颇,朕也不会怪罪。”
见状,百官深深叩首道,“臣等必一心为国,辅佐君王。”
“朕初次执政,爱卿可否介绍自己?”胡亥向这位御史大夫问道。
面对有才干的人,胡亥还是想尽可能记住,毕竟秦末名臣太少,难堪大用。
“微臣冯劫。”御史大夫朝胡亥拱手。
嗯?冯劫,是右丞相冯去疾之子的那个冯劫吗?
胡亥望向右丞相冯去疾,对方朝自己微微作辑。
在胡亥穿越时空前的记忆中,冯劫和其父冯去疾乃秦末忠臣,曾与丞相李斯一同多次劝谏胡亥停建阿房宫,以减轻民困。
二世不从,命人将三人治罪。冯去疾与冯劫不愿受辱,皆自缢,后李斯也被处死。
这是秦二世时期,难得的留下来的屈指可数的忠臣,胡亥深深的看着冯劫,思绪万千。
此时,身旁的赵高早已目瞪口呆,听闻胡亥一即位便雷厉风行,下达一针见血的政令。
对于眼下的秦国意义如久旱逢甘霖,使得岌岌可危,时局不稳的秦国,暂时得以稳定。
实际上,在始皇在世之时,民心就已有不稳定的兆头,只是在勤政的始皇帝的管理下,秦国显得表面安稳罢了。
实际上一旦始皇驾崩,上位的是没有政治手段和智慧的君王,那么世代秦王经营下来的大秦王朝,将迅速的分崩离析。
以赵高对胡亥的了解,胡亥不可能会下出如此针对时局弊端的政策。
胡亥若是说了也就罢了,他等着群臣对此巨大的改革发出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他能够在胡亥身旁煽风点火,让胡亥收回政令。
面对如此大的变革,诸位大臣出乎意料的声伐一致。
赵高苦涩的摇了摇头,心想秦国江山会暂时稳固了。
不过赵高此时内心无比怅然,以他对胡亥的了解,此子乃竖子,贪图享乐,且在自己的教导下,内心崇尚酷刑。
绝非一国之君的人选,也绝非是一位能够挽救一个岌岌可危的国家的明君。
沙丘改诏前,胡亥以辱杀宫人为乐。
且在他少年时,便有顽劣的心性。
三年前,一次群臣会宴,每个人的鞋子都是成对摆放,可这竖子却跑上前将鞋故意得东倒西歪。
后群臣宴毕,都气愤不已,不知是何人如此顽劣。
只有他赵高知道,是眼前这位,现在他心里说不出了。
赵高心中想着,定是有人暗中指导新皇。他并不相信眼前胡亥所说的话是他自己想出的。
看来他这个老师该对其进行思想矫正了。特别是胡亥的治国理念。
赵高看着长时间跪坐,鬓角流着细密的汗,却依然坚持在百官面前保持端坐的胡亥。
甚至胡亥在与自己的臣子谈论政策后,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意。
胡亥挺拔危坐的气度,在百官面前显的具有帝王所具备的庄重威严。
气质与从前相比更是翻天覆地。
望着眼前的胡亥,身上黑色锦绣制成的龙袍,折射着从高窗倾泻下来的金光,赵高有那么一瞬间晃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