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64章 老丈人的教训【1 / 1】

醉木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黄承彦问道:“你有什么难处吗?”

诸葛亮为难道:“近日归来,诸事不顺,我一年在外,聘礼等一切尚未准备,太仓促了些。”

黄承彦笑道:“你若求取功名,以大事为重,我自然也不会催你,但既然疏懒,无所事事,不如将此事早早解决。”

诸葛亮不解道:“何以如此着急?”

黄承彦叹道:“我自知你非池中之物,迟早都要四方奔波,不早些成家立业,将来身不由己,追悔莫及呀!”

诸葛亮微微摇头,笑道:“晚辈疏懒成性,恐怕难成大事,但愿今后能躬耕于南阳,淡泊名利,粗茶淡饭便足矣!”

黄承彦重重地冷哼一声,缓缓道:“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你若想和老夫一般,也要到不惑之年再说,更何况我黄家还有些产业,吃喝不愁,你正当立业之时,就住在这破草房,以后靠两位姐姐接济,寄人篱下不成?”

诸葛亮眉头微皱,抱拳道:“先生放心,亮自有求生本事,耕地种田,足以丰衣足食。”

“哼哼,说得轻巧!”黄承彦扫了一眼诸葛亮,问道:“只凭你那二亩地,能养活你兄弟二人?年纪轻轻便如此丧志,叫月英嫁过来,也跟着你受罪不成?”

诸葛亮心中黯然一叹,虽说他躬耕隆中,看似逍遥自在,其实生活拮据,甚至入不敷出,如果不是两位姐夫都是襄阳大族,经常接济,这日子确实不太好过。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别的,更何况他自负有经天纬地之才,哪里甘心就此碌碌一生?不过是生逢乱世,未遇明主,暂时避世而已!

好不容易放下身份去见刘备,结果却反受轻侮,多少有些心灰意懒,也是和自己在赌气!

黄承彦猛灌一口酒,叹道:“你向来心高气傲,年轻气盛,负气而归也在所难免,但若就此丧志,便不如那刘玄德了!想刘备自涿郡起兵,辗转于河北,遁走于中原,屡败屡战,终于得偿所愿,天将降大任,岂能不受些波折?”

诸葛亮抬起头来,见黄承彦也已知道他去见过刘备,苦笑道:“久闻刘皇叔敬贤爱士,一心兴复汉室,本欲为国家效命,奈何却报国无门!”

黄承彦微微摇头,慨然道:“你一心要报效汉室,这并无不对!今虽得遇其主,可惜未遇其时也!”

诸葛亮忽然想起来司马徽也说过类似的话,说他当局者迷,赶紧问道:“但请赐教。”

黄承彦冷笑道:“刘皇叔今非昔比,既辅佐天子,一飞冲天,又有荀氏相助,那荀文若亦有王佐之才,才能不亚于你。你只以布衣之身求见,既无名望,又无功名,试问换做任何一人,又怎会另眼相看?若只凭卧龙凤雏的名号,皇家颜面何存?”

诸葛亮恍然大悟,躬身道:“受教了!”

这才明白为什么两人都说他未遇其时,原来是时机不对,自己的才能唯有亲近之人才知道,刘备却一无所知。

更何况刘备得以辅佐天子,全仗荀彧一人谋划,主动归顺,自然对荀彧格外器重,又怎会再重视一个徒有其名的布衣耕夫?

一无功名,二无功绩,凭什么让人另眼相看?

黄承彦又道:“江东你也去过了,形势如何?”

诸葛亮答道:“江东兵强将勇,钱粮富足,境内政/治清明,礼法严正,百姓悦服。”

黄承彦又问道:“孙策与刘备,孰强孰弱?”

诸葛亮略作沉吟,言道:“若是昔日下江东之孙策,轻敌冒进,性燥嗜杀,恐不如刘备;但历经生死之后,孙策敬贤任能,多施仁政,如今拥有江南之地,又使奇兵出于河北,恐非刘备所能敌也!”

黄承彦点头道:“这便是了,那孙策以吴侯之尊,又有周瑜、鲁肃、张昭、张纮辅佐,但两年前就对你格外器重,至今念念不忘。似此等英主,你却置若罔闻,舍本逐末去见刘备,今日碰壁,实乃咎由自取。”

诸葛亮听得心中一凛,不知为何,他才发觉,在内心深处,自认为孙策必会接纳自己。

只是抱着一丝为汉室效命的侥幸去见刘备,哪怕失败,还能再去见孙策,一样能受重用!

想到这里,心中升起一丝愧疚,暗恨自己行事太过鲁莽自负,如今陷入两难之地。

黄承彦又道:“以你之智,岂能看不出汉室将亡?如今干戈四起,由治入乱,要兴复汉室,如同缝补旧衣,不过是徒费心力耳!当此乱世,必有天命之人新定乾坤,此乃数之所在也!”

诸葛亮言道:“朝纲崩摧,四方云扰,亮为大汉之民,当为汉室效命,略尽绵薄之力。治乱无常,愿竭尽全力,斡旋天地,虽死而无憾!”

黄承彦叹道:“真腐儒之论也,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如今江南安乐,有如盛世,孙策又进淮南,定青州,半壁江山已入其手。你纵然能受刘备重用,必将使南方再起干戈,天下百姓久历战火之中,虽成全报国之忠心,却害了天下百姓,辜负圣人之仁心!”

“这……”诸葛亮从未如此考虑过问题,难道为国尽忠也有错?

黄承彦冷笑道:“儒家之学,自董仲舒之后,已为朝堂之物,非百姓之富也,不如我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以民为先,非攻乐业。不为民而为,便是无道,无道乃是逆天,你要三思!”

诸葛亮蹙眉道:“吾虽学儒术,却兼学鬼谷、道家,明晓大义,深知天道,并非迂腐顽劣之徒,岂能不辨是非?”

黄承彦哼了一声,将最后一口酒喝光,似乎也有了几分醉意,问道:“老夫再问你,高/祖与世祖,哪个功绩更大,谁人为后人所熟知?”

诸葛亮答道:“高/祖有开国之功,自然功绩更大,或许有人不知世祖起于南阳,却无人不晓高/祖斩蛇于芒砀!”

黄承彦又问道:“此二位皆当世人杰也,麾下人才济济,邓禹、马援,比之于张良、韩信,又如何?”

诸葛亮又道:“不如!”

黄承彦叹道:“前车之鉴,中兴之臣终究不如开国元勋,你如今放着开国元勋顺势而为不去做,反要逆天去做那中兴之臣,无异于舍美玉而求顽石,何其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