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66章 第 66 章【1 / 2】

三春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段并不是一个对出仕有想法的读书人, 这在当下的士大夫中,不算多,但也不算少。

天下纷乱, 有的人立志匡扶社稷,有的人就见惯了世道残酷、争权夺利,只想做个散淡的人杨段就属于此种,不过他也不是要隐居山林, 做个隐士。更具体一些说, 他是个很纯粹的学者。

招贤纳士什么的,他不在意,但他一直想要参与到修史中, 以史书为后世所铭, 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的——这也是为什么岳父周革在听说‘招贤令’一事之后, 立刻写信告知了他。

这可是杨段生平之夙愿!

杨宜君自然也了解自己的父亲, 所以她看过书信之后立刻道:“此事甚好!爹爹该往洛阳去才是说来, 大兄也在洛阳为官,若往洛阳去, 还能团圆呢——不如, 我们一家都去洛阳罢!”

杨宜君忽然灵光一闪, 有了这个主意。

杨段确实动了去洛阳, 参与到修史盛事中的心思, 但他还没有仔细想过这事儿。所以乍一听一家人搬去洛阳,还有些反应不来这年头的人安土重迁, 举家出行可不是小事儿。

但杨宜君这样一说, 他也有些心动。不管怎么说,播州这地方确实是太偏远了,哪怕是自己的家乡呢。如果杨段是成都人, 忽地让他居家搬到洛阳,那或许还要多考虑一会儿,可这不是播州么。

后世之人也是如此,如果老家在二线城市,那可能就回老家发展了,一线城市打拼是机会多,但也累的多啊!但如果老家是在十八线小城市,那很多人就索性去往北上广深了,都不带犹豫的。

离开播州这片偏远地,去到天下之中心发展,怎么看都是好处多多的——他可以参与到修书盛事,一家人可以团聚,儿子们在洛阳的话,机会肯定也更多。更不要说女儿了,杨宜君眼下之难,只要她去到洛阳,就都可以不用管了。

别看最近杨宜君搞事情那么凶,弄得孟钊都顾不上她了,但其实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孟钊到底什么时候完蛋,还是得看事情的发展万一在他完蛋之前,他就是想要把杨宜君弄到身边呢?

这真的太被动了。

而且说实话,杨段也挺担心的,不太愿意女儿如此弄险搞事了。一方面,是这种事本身就有风险,另一方面,是女儿身为闺阁女儿家,这么‘凶残’,总归让他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本来已经很厉害了,还让女儿更厉害杨段不知道这会导致什么后果,但本能地觉得不大妙。

所以,直接跑路去洛阳,这边就不用管了,这也不错。

至于孟钊找不到人了,会不会对杨氏如何,这一点杨段其实不担心一来,孟钊现在焦头烂额的,天知道他想起这件事要等到什么时候。二来,正如孟钊料定杨氏不好因为他要纳杨家一个女儿就和他硬顶一样,真到了那地步,杨宜君人不见了,孟钊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妃妾没纳成,来搞杨家。

就算孟钊一时上头了,想不明白利弊,想来杨家的军事力量也会让他想明白的。杨家可不是成都那些家族,那些家族力量也很强大,但他们的强大其实是依附于孟家的。对外很厉害,可对上孟家时只会更虚弱!

本质上,杨家就是一个武德充沛且独立存在的力量。

“这也是个主意等等、等等,为父再想想,不能如此草率。”心里很心动,但杨段没有昏了头,立刻做决定。哪怕在千年以后,这种决定家庭未来的大事也不是轻易能决定的,此时就更是如此了。

回头,杨段先悄悄儿与妻子商量这事儿,周氏一开始并不赞同。他们一家人的根子就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如果脱离了这个环境,那要怎么生活?别的不说,一家子老老小小的,吃饭穿衣、读书应酬,钱从哪里来?

在播州,他们有宅子,有产业,靠着产业生息,大富大贵不敢说,日子是过的很舒适优容的。而离了播州,哪怕这些产业依旧有收益,可送到遥远的洛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也知道,钱会变少,因为没人盯着,动手揩油的地方就会变多。另外,以此时的情况,天然还有损耗。

还有,洛阳是天下中心,是燕国京都所在,米珠薪桂是必然的自家的家底在播州可以过上顶舒适的日子,在洛阳却又不行了。

人离乡贱,有的时候并不只是因为没了抱团的宗亲,会被人欺负,也因为钱。

周氏身为主妇,这些事是她不能不考虑的,这很现实,也很真实。

不过,在考虑过这些之后,周氏也不得不承认去洛阳其实是一件好事,无论是丈夫的发展,还是儿子的发展,都有好处——周氏不是那种有停机之德的女子,没有希望丈夫儿子都能功成名就。但她到底也是受过传统礼教熏陶的,如果有机会,肯定还是希望丈夫儿子能出人头地。

另外,去了洛阳,杨宜君就不用入蜀宫了到时候旁人不知道女儿身上的事儿,说不得还能寻一佳婿。

再想想长子一家就在洛阳,女婿也出仕燕国了去洛阳就能真正一家团圆——周氏很难不动心。

去洛阳好处多多,而不去洛阳无非是两点,一个是对乡土有感情,不愿意轻易离开,另一个就是跟钱有关了。

但前者和周氏关系其实不大,她又不是播州人,事实上她是成都女儿家,是嫁给了杨段才在播州生活的。女儿家出嫁从夫,若杨段要去洛阳,那她随着去,也没什么的。

而后者呢,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不过就是会过得拮据一些罢了。周氏并非是钱串子,只要不至于生活不下去,真算不得什么。

所以也就是两天后,周氏的口风就变了,说起了嫁出去的长女:“怜怜如今人在燕国,也数年不见了,不知如何了”

‘怜怜’就是杨宜主,是杨宜君的亲姐姐,她嫁的人家姓苗,也是左近大户。约摸是看出燕国势大,她夫婿就被派出出仕燕国了。如今做的也只是微末小官,但人确实是落脚在燕国了。

听老妻说起长女,杨段其实就知道她的意思了周氏是默认了,只要他决定去,那她就会全力支持。

“是啊,儿女是债,人家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哪能呢,总是惦念着。”杨段说着,话锋一转,便道:“不如先叫二哥回家?”

‘二哥’指的是在成都随岳父读书的杨盎,杨段说这个的意思,就是叫二儿子和家里汇做一处,然后一起去洛阳。

周氏点了点头,于是在夫妻二人的默契中,一件影响杨家的大事就这样定下了。

一边是写信叫杨盎回家,对外说法是要给他相看亲事了以杨盎的年纪,这话也没错,今年杨盎就二十了!所以外人都是不疑有他的。

另一边,等杨盎回来这阵儿,杨段和周氏就为出门做准备若是在后世,从播州到洛阳而已,出行路可以只有几个小时。但在现在,显然不是这样,这是一段漫长的旅程,需要做的准备也很多。

首先,行进的路线决定了——这个决定的很早,既然是让杨盎从蜀中回来一起出发,而不是一家人去蜀中,然后往洛阳去,那就不是走出蜀的水运线和陆路线了。而播州这边,其实也是有出西南、往中原的路的!

为何西南边陲之地,播州能慢慢发展起来,就有这里其实处在西南沟通湘地的水道上的原因。

从芙蓉江出去,就能出去了!杨家与南吴地区有商业贸易往来,一部分走的就是这条线。

杨段了解这条水路,想直接和族里的商船一起行动,主要是这样能有个照顾。

这唯一的问题是,得和族里通气大家都以为杨宜君要入蜀宫了,这会儿他一家人去洛阳,是什么意思?

虽然这事儿有点儿不地道,但杨段还是决定和大哥杨界说一声——话说回来,杨界打算牺牲他的意志和他的女儿的时候,也没想过他这一手地道不地道啊!

至于大哥杨界会不会知道了之后阻止他,让他做不成这事儿,这是有可能的。

但问题是,他举家往洛阳去,动静是不会小的。成都是山高皇帝远,无人知道,可播州这边不可能瞒得过去啊!既然不可能瞒得过去,那还不如放开了说。

为此,杨段也算是发挥了自己全部的口才,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害来说服大哥。

一开始杨界当然很愤怒:“你这是丢下个烂摊子给族里,你有没有想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