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0六页,庚二、释密意。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大致上我们有两种的差别:一种是以出离心为根本的小乘止观,第二种是以菩提心为根本的大乘止观。
小乘的止观,因为它的宗旨是要远离五蕴的果报,所以它的所观境,是针对五蕴来观修不净、苦、无常、无我,透过这样的观察,使令内心当中,对五蕴的爱着心慢慢的消灭,最后趋向到偏空涅盘。所以小乘的观法,它的所观境是我们五蕴的身心。
大乘佛法的观修止观,它的宗旨是追求无上菩提,也就是说它所追求的是一个万德庄严的无上菩提,所以它的所观境,就不是一个表层上的五蕴,而是五蕴的根源──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透过对心性的观察,把杂染的五蕴消灭,而转成清净的五蕴,所谓的万德庄严。所以蕅益大师说: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所以,大乘佛法,不管你今天遇到什么的人事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我们这个明了的心性。
那应该怎么去观察呢?在本论当中是两个重点。我们在观心的时候:第一个,你要先偏重在断恶,我们无始劫来所有贪瞋痴的烦恼,它要活动,一定要根据心中的妄想,所谓心中的遍计所执性。
所以我们刚开始空观,它所破的是心中的名言,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刚开始我们是先对治心中的妄想,把这样的一个心,先回归到清净的本体上去,这个是修断恶的法门,就是我们讲遍计本空。第二个是修依他如幻,就是天台宗说的假观。前面的遍计本空,是把心中的妄想消灭掉;这个依他如幻是把清净的心,重新的塑造,使令它产生很多善良的功能。
比如说,我们透过布施,来塑造我们内心当中欢喜施舍的功能;我们透过持戒,来塑造内心防非止恶的功能;我们透过忍辱,来塑造安忍不动的功能,等等。所以我们在观察遍计本空的时候,我们对妄想是一种消灭的方式;但是我们在修假观、修善的时候,我们仰仗种种波罗蜜的时候,我们是在培养一种善良的功能。
就是说,大乘的止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破坏的是心中的妄想,所谓的遍计本空;所建设的是内心当中,清净善良的功能。因为我们在破恶当下,有生起一种善法的修学,所以它的果报是大般涅盘的庄严果报。所以基本上来说,大乘止观它是用诸法的三观,来观察我们一念心性。这空、假、中三观的思想,主要的是依止三自性而开显出来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所以,我们在正式修大乘止观之前,的确有须要把整个三自性的道理,作一个完全的认识。
庚二、释密意(分三:辛一梵问经;辛二阿毗达磨经;辛三余经)
辛一、梵问经(分四:壬一引经问;壬二标意答;壬三重征;壬四更释)
壬一、引经问
这一科是讲到所知相的第六科释契经。释契经当中,第一科是解释三自性教。三自性教前面是一个显说,这一科是讲密意。这个密意是什么意思呢?密意就是一个义理深妙而不易了知的道理,义理特别深妙而不易了知的。前面的显教,它的思想是比较表层上、字面上的了解;这个秘密就是在这个文字之后,在文字的内涵当中,特别深妙而不可了知的。
也就是说,前面的显教,它对内心的描述是一个对立性的:哦,这个是善心、这个是恶心,善恶是不两立的,是对立性的。但这个地方,它把善心跟恶心,其实是不二的思想,比较深妙的思想,把它开显出来。这当中有三段:一、梵问经;二、阿毗达磨经;三、余经。先看梵问经:
世尊依何密意,于《梵问经》中说:如来不得生死,不得涅盘?
佛陀是根据什么样的道理呢?他在《梵问经》,《梵问经》就是《思议梵天所问经》,这当中讲到一句话说:佛陀的内心,是不得生死,也不得涅盘的。这样的思想,跟我们过去在显教所说的,是有差异的。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佛陀说明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杂染的生死,一个是清净的涅盘。佛陀以种种的方便,鼓励我们厌离生死,趋向涅盘。但是在《梵问经》当中却说:佛陀内心当中,是不得生死,不得涅盘。这样子,是用什么道理来宣说这句话的?提出这个问。看问答:
壬二、标意答
于依他起自性中,依遍计所执自性及圆成实自性,生死、涅盘无差别密意。
这个地方还是用三自性的道理。三自性,我们前面也一再强调:三自性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依他起,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现前一念明了分别的心识。这一念心识当中,假设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于心中的妄想,产生一种相似影像,就落入遍计执;假设我们这一念心,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智慧,观察遍计本空,这个时候,就落入圆成实。就是依止我们妄想跟观照的差别,说明生死、涅盘是无差别的。这句话怎么说呢?这以下解释:
壬三、重征
何以故?
壬四、更释
即此依他起自性,由遍计所执分成生死,由圆成实分成涅盘。
这个地方就开权显实:其实生死、涅盘,是就着我们一念心安立的,不是离开我们明了的心性之外,有一个生死、有一个涅盘。而是说,当我们这一念心随顺于妄想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就出现了生死的果报,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一次一次的在三界招感生死,受着生死的痛苦;当我们这一念心,能够生起我空、法空的观照,我们这一念心,就停止创造生死,取而代之,出现寂静安乐的涅盘。也就是说其实所谓的生死、涅盘,都是依止一念心识而安立的。虽然依止一念心识安立,为什么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盘呢?这句话怎么说呢?我们作一个解释。
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内心还是要依止心中的名言,名言当然是大乘的教法,依教起观。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生起妄想的时候,我们还是要透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必须透过这样一个名言的引导,才能够生起清净的观照。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是需要名言的指导,做为调伏妄想的力量。
但是当我们内心真实的跟圆成实性相应的时候,那是不需要名言的,没有名言,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就是那一念清净明了的心,直接跟真理接触的时候,那是能所双亡,没有能所可得。我们刚开始是以智慧来观照真理,智慧要观照真理的时候,中间要有一个桥梁,就是教法的名言。但是正式趋向真理的时候,那个时候,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这个名言可得。
比如说,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一个祖师。他读《楞严经》的时候,说:诶,佛陀说我们内心这个打妄想的心,有常住真心,这是不生不灭的。他问祖师说:诶,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当坏劫到来的时候,火烧初禅、水淹二禅、风吹三禅,这个时候大三灾把整个世界破坏了,我们内心的常住真心还坏吗?这个祖师说:你的常住真心会破坏!这个时候禅师说:诶,佛陀说常住真心是不生不灭,你怎么说破坏了?祖师说:我说的常住真心会破坏,是指你心中的常住真心会破坏,不是佛陀说的常住真心会破坏。因为我们的常住真心,还是依止名言安立的。也就是说,你今天观修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时候,它出现一种清净的力量,跟昨天是不一样,还是不断的进步。但是你真实跟清净心接触的时候,佛陀不得生死,不得涅盘,一切法不可得。
所以修行当中,过程跟结果是不同的。你过程当中要对治,要念念观照,那一定要依止名言。就是你内心当中要趋向真理,要名言的引导;离开了名言,你没办法引导。但是圣人内心当中,他很自然的安住真理,是没有所谓的名言可得。
所以这个地方的依止秘密意说,这个意思就是说佛陀的内心的确是安住涅盘,这个是不可否定的。从因缘所生法来说,佛陀的内心当中是常乐我净的;但是他内心当中,没有这样的想法,没有这个名言可得:这个是讲圆成实性是离名言相的。当然我们在趋向圆成实的过程,我们必须安立很多的教法,当作一个方便,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但是真实相显现的时候,这个方便门是不可得的。这是讲到三自性,圆成实性的真实相,其实是没有这样的名言可得的,没有说是我空、法空的真如,这样的名言是不可得的。这一段是讲到佛陀内心的一个真实相。
辛二、阿毗达摩经(分四:壬一引经问;壬二标意答;壬三征喻显义;壬四喻金土藏)
壬一、引经问
这当中也是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阿毗达摩大乘经》中,薄伽梵说法有三种:一、杂染分;二、清净分;三、彼二分。依何密意作如是说?
前面的一段,是讲到佛陀那一念清净心的真实相,这一段以下是讲到凡夫的心。凡夫的心是什么相貌呢?在《阿毗达摩大乘经》当中,佛陀讲我们凡夫的心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是杂染分,就是我们一般的凡夫,内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都是跟着感觉走,就是把过去一些妄想的习惯,带动很多的烦恼。你过去遇到这个环境,会打什么妄想、会生起什么烦恼,就照这个方式去流动,就是杂染分。第二个是清净分,我们内心当中,完全根据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消灭妄想,根据理智来判断,这是第二个清净分。第三个是彼二分,就是有时候生起妄想、有时候生起观照,这是通于杂染、通于清净,这就是凡夫的心。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们看回答:
壬二、标意答
于依他起自性中,遍计所执自性是杂染分,圆成实自性是清净分,即依他起是彼二分。依此密意,作如是说。
在我们这一念心当中,我们根据遍计执相应的是杂染分;根据我空、法空的观照是清净分;就着依他起的本身,它是通于二分的,通于杂染、通于清净的:这一段是讲到凡夫内心的相貌。
不过这个地方,有一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凡夫的内心,前面在开显三自性的时候,无着菩萨讲到阿赖耶识,他是讲到杂染分,就是我们凡夫的心,都是一种有所得相应的杂染心识。这个地方以后,它就开权显实:其实我们的心,也可以出现清净分,所谓的通彼二分,这个思想就很接近我们之前研究的《大乘起信论》。就是凡夫的生灭心当中,有不生不灭的真如功德。我们前面在描述阿赖耶识的时候,说明阿赖耶识是生灭门;但这个地方就更正,其实阿赖耶识是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谓之阿赖耶,就是它在生灭的作用当中,隐藏一种不生灭的本性在里面。这一段就有点开权显实,这是一个总标。以下,把一个染净和合的心识,以譬喻来作一个说明。
壬三、征喻显义
于此义中,以何喻显?
应该用什么譬喻来说明呢?好,我们看第四段:
壬四、喻金土藏(分三:癸一总标;癸二别显;癸三以法合)
癸一、总标
以金土藏,为喻显示。
癸二、别显(分三:子一举三法;子二释非有及有;子三释彼二分)
子一、举三法
譬如世间金土藏中,三法可得。一、地界,二、土,三、金。
我们凡夫的内心就像是金土藏,这个金就是黄金,土就是沙石,以黄金跟沙石的和合体叫做藏,这个藏就是金矿的意思。我们可以以这个金矿,来譬喻我们凡夫内心的相貌。怎么说呢?这世间的金土藏,事实上是有三个法可得:第一个是地界,这个地界就是金矿,就是染净的和合体──金矿;第二个是土,就是有很多的沙石,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遍计执;第三个是黄金,我们虽然打妄想,但是我们也可以生起种种止观的正念,这个黄金就是圆成实性。这金矿当中有三个法可得,先举出这三个法的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两个法有跟无的情况:
子二、释非有及有
于地界中,土非实有,而现可得。金是实有,而不可得。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
在这个金矿当中,虽然我们刚开始看到金矿,都是看到沙石,我们很少看到黄金,因为黄金是隐藏里面的;但是事实上沙石是不存在的,虽然它不存在,但是现可得,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去感觉到、去看到它的存在;但是这个存在是一个虚妄性的,它不是真实存在。而黄金虽然表面上是不可得,但事实上是一个真实性的存在。
这个不真实的存在,跟真实的存在是怎么安立的呢?这以下说明:火烧炼时,土相不现,金相显现。就是从火烧这样的过程,来判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妄?比如说我们把金矿在高温的火当中,一次又一次的烧炼,这个时候,它的沙土就会慢慢的脱落,黄金的本质一点也不会减少,这沙石慢慢蒸发掉了,但是黄金的数量,一点也不少的就全部显现出来。
所以说黄金它是经得起锻炼,而沙石是经不起高温锻炼的。从这样的角度,我们说黄金是真实有,而这个沙土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虚妄相。
子三、释彼二分
又此地界,土显现时,虚妄显现;金显现时,真实显现。是故地界,是彼二分。
我们作一个总结。这个金矿,当沙石显现的时候,它只是一个暂时的虚妄相;当黄金出现的时候,那是真实永久的显现,当这个黄金出现以后,它永久也不会回到沙石的情况。所以说,这个金矿是通于真实、也通于虚妄,真妄的和合体。这一段的文,我们作一个总结。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所接触的教法,比如说是《八大人觉经》、或者《遗教经》、或者是声闻乘的教法,我们看到佛陀对内心的描述,都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心为罪源,形为恶薮,佛陀明确的告诉我们: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刚开始我们对我们的内心,是一种比较排斥否定的态度,因为它是干不出什么好事情,它不是起贪烦恼,就起瞋烦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