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一四页:
己三、论造大乘法释(分二:庚一标列三相;庚二释说三种)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所知相。所知相的内涵简单的说,就是发明生命的差别相。本论把生命的差别相分成三大类: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这三大相我们可以先把它切割成两部分来了解:依他起相跟遍计所执相,是属于现象的部分,它是会生灭变化的;圆成实相是属于生命本体的部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它是不生不灭的,不管你的因缘怎么样,它都是不变化的。
所以我们刚开始了解三相的时候,你可以从变化的现象界、跟不生不灭的理体来了解,问题最严重的是现象界。佛法把众生的现象界分成两类。一个是依他起相:这个依他起就是依止我们的业力所创造的生命果报,它的整个相貌有六根、六尘、六识,就是我们前生由于过去的业力,我们有一个根、有一个能受用的识、有一个所受用的尘。这当中有天人的根尘识、有人间的根尘识、有三恶道的根尘识,这个都叫做依他起相。
当这样的一个生命现象出现,它开始活动的时候,很自然的会产生一种妄想执着;这妄想执着也不知道怎么来的,只要你一动就带动妄想执着,这个妄想执着有我执跟法执的差别,这就叫做遍计所执相。当我们的妄想执着产生的时候,这个遍计执就会引导我们去造作有漏的业力,所以造业是由遍计执来引导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遍计执的话,你就入涅盘了,你不会造业了。当我们这个遍计执,引导我们生命体的依他起去造业的时候,这个业又创造另外一个依他起的果报;另外一个依他起在活动的时候,又产生遍计执,又造业,又得另外一个果报。
这个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会不断轮回的关系。因为依他起一动就产生遍计执,遍计执又创造业力,又创造另外一个依他起,这依他起它又会产生遍计执。佛法解释生命的现象是这样子产生的,由业力创造了因缘的依他起,由我们的分别心又产生遍计执。
今天面对这样的生命轮回,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本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面对遍计执跟依他起,应该生起一个观照的力量。如何观照呢?
蕅益大师说:你应该观照它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就是说我们在产生活动的时候,产生的我执、法执这一部分,是应该用空观把它空掉的,这一部分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当我们内心空掉我执、法执以后,我们生起的善念去创造善业,去得安乐的果报,这样的依他起是应该保留的。所以我们从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我们知道在整个现象的变化当中,什么是我们该消灭的,什么是我们该保留的,你的概念就会很清楚。
在《金刚经》中,菩萨们在修行上就问佛陀:菩萨摩诃萨发了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陀以无住而生心来回答菩萨。其实这个无住生心,就是我们本论所说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无住就是空观,它所对治的就是我们心中的我执、法执的遍计执。生心就是当你空掉我执、法执的时候,你不能入涅盘,你这个时候入涅盘,就是入了小乘。你在空掉我执、法执的时候,要生起清净庄严的妙用,这就是所谓的依他如幻。就是说保持你的生命现象,保持你的明了性;但是把明了性当中产生的我执、法执去掉就好,那个明了心性不能去掉。这就是所谓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也就是本论整个修学的宗旨。
这个宗旨,本论讲到六科,这个地方是第六小科释契经。释契经当中,前面的两段,主要是讲大乘佛法如何表达?所谓四种意趣、四种秘密。就是在大乘经典当中,佛陀是如何来表达法义的?这个表达的方式有四种意趣、四种秘密。这一科论造大乘法释,就是我们应该如何解释经典的内涵。前面是表达的方式,这个地方是讲到经典本身的内涵,这大乘法的内涵。这个地方有两科:一、标列三相;二、释说三种。先作一个总标,再各别解释。看第一科标列三相:
庚一、标列三相
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三者、由说语义。
这个地方是说:假设有人发了菩提心,他想要令大乘佛法久住世间,他应该怎么办呢?若要造大乘法释,要去解释大乘佛法的义理,这菩萨应该如何来解释大乘佛法的义理呢?略由三相,你应该要具足表达三种主要的内涵。
第一个内涵由说缘起,你在表达大乘佛法的时候,要宣说诸法的缘起。这个地方的缘起,是说明一切法能生的因。就是为什么会有畜生的法界出现?为什么会有饿鬼的法界出现?为什么会有地狱的出现?乃至于有人天的果报出现?这一切依他起的果报是怎么出现的?这一部分你应该先交代。所谓缘起,就是一切法能生之因。
二者、由说从缘所生法相:前面是讲因相,这个地方是讲果相,就是说从缘所生的这些差别果相是什么?当我们由前面的因带动业力,创造这个果报以后,这个果报我们应该如何来了解呢?这个地方是讲到对果报的了解。
三者、由说语义。前面的二科讲到世间的有漏因果,这一科是讲到出世间的无漏因果。这个说语义是赞叹佛菩萨清净的功德,包括了因地的功德,也包括了果地的功德。所以我们在解释大乘佛法,无着菩萨引导我们,应该从这三个角度来开显大乘佛法,才能够合乎佛意:一个是讲因相,一个是讲果相,一个是讲佛菩萨的功德。这一段是一个总标,把三相的内涵标出来;这以下的庚二、释说三种,就各别解释了。
庚二、释说三种(分三:辛一说缘起;辛二说缘生法相;辛三说语义)
辛一、说缘起
三种当中有三段:一、说缘起;二、说缘生法相;三、说语义。先看第一段说缘起: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
生命的现象是由业力所创造的。那我们就会问:为什么这个人会去造业呢?是什么样的力量去引导他造业的呢?这个地方就作了说明: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就是这个言──名言。这个思想若是来自智慧的观照,那这个思想是善良的思想;这个思想若是来自愚痴的妄想,那这个思想就是邪恶的思想。
也就是说,我们从无始劫来,有很多很多思想的熏习,这个思想的熏习就产生了很多的种子,这叫言熏习而产生的种子:这个地方是讲现行熏种子。这个地方的现行,指的是我们过去的善恶思想。当这个种子变成种子以后,事情没有结束,诸法此从彼。我们先从这个此开始解释起。这个此指的是前面善恶思想的种子,这个种子遇到环境的剌激以后,又会产生一种思想的现行,又从彼而引生很多善恶思想法的现行,所以此从彼而引生了诸法:这个地方是讲种子起现行。我们刚开始的思想,可能是一个比较脆弱的思想。我们刚开始得到别人的教诫、或者由我们自己私下的分别,而产生一个思想。
比如说念佛法门:这个人他是怎么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因为他创造一个净土的业。他是怎么创造净土的业呢?哦,他刚始要建立对净土的正确思想,他要思惟:我是业力凡夫,在生死中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知道三界是很可怕的,有很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的障碍,我很想出去;但不幸的是──我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要相信你自己没有出离的因缘。第二个,你相信阿弥陀佛有本愿的功德,他决定能够救拔你,这个时候一心归命,通身靠倒,靠倒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当中。
所以你就是从大乘的经典、或者祖师的开示当中,建立对净土归依的思想,然后依止这个思想去念佛。念佛以后,种子起现行,这个时候你会产生一种殊胜的感受: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进入到你的身口意以后,你的身口意会有变化,你会感到一种功德的相貌出现,这个时候你又产生一个更强烈的思想、更归依的思想,这个思想又去创造业力。如是的辗转,你就把净土的功德创造出来。
所以世间上所有果报的起源,都是你先有一个思想。所以在唯识学上说:没有思想所造的业,这个业是不能产生总报的,叫做无故思所造业,这种业是没有力量的。所有强大的业力,都要由思想所推动。这就是为什么在唯识学,它是以名言种子为主导;业种子只是一个……,你造了什么业,那只是一个助缘而已。你的思想,是你生命的一个主导者。这个地方是法说,以后就开始合法了。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生。从我们八识的关系来说,根本识的种子跟前七识思想的现行,会产生互相辗转的作用。前七转识的思想熏习阿赖耶识(有很多的种子),种子遇到环境的剌激,又带动了思想,思想又去熏习阿赖耶识,这样子辗转的作用,就互相的增上,使有情众生这生命的水流,开始不断的流动下去。这个地方是把我们生命产生的因地,作一个说明。
我们在讲生命的时候,佛法习惯性把它分成果报相跟因地相。这个果报,我们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天命不可违。你今生是一个男人、是一个女人,你很难去改变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只有务实地去面对,所以果报不是我们在乎的重点。重点是你用这个果报,又去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思想?就是造什么业!这个因地是我们所在乎的。因为果报你没有选择,那是前生的因缘。所以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量的希望。你未来要何去何从,那就看你是依止什么样的思想。
你看孔夫子,他三岁丧父、十六岁丧母,他的青少年运是非常不幸的。没有父母的依靠,在古时候是非常悲哀的。等到他十五岁而志于学,用功了几年,对整个圣贤之道有了心得,想要做官的时候,你看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有三十五年的时间,他是不得志的,没有一个诸侯愿意重用他,他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我们从孔夫子的历史来看,其实他十五岁到五十岁的时候,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对于他与生俱来的天命,他想要去抗拒它、想要有所改造。不能作官,我就一定要去知其不可而为之。但是到了五十岁以后,你看他的思想变化了,开始知道一个人要素位而行。他认为实践理想,不一定要做官。他知道他的生命因缘,五十而知天命,他知道他的因缘应该从事教育,从教育当中去实践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以生命的本质,我们不一定说它怎么样,你就一定要怎么样。我们不能忽略前生业力所带动的天命,重点是──在你的生命当中,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思想来经营你的生命!就是说你的过程是特别重要,佛法是不重视结果的,它重视的是你这个过程──就是你的因地。这个地方是讲到因相,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水流,基本上是由业力所推动的,而产生业力的正是我们的思想。所以简单的说,我们的生命是受着我们不同的思想,而产生不同的水流。那这一段说出它的因相,我们再看下一段:
辛二、说缘生法相(分二:壬一释转识相法;壬二释应知相)
壬一、释转识相法(分二:癸一长行;癸二偈颂)
癸一、长行(分二:子一出相见体;子二显彼三相)
子一、出相见体
前一段是讲到因相,这个地方是讲到果相。果相当中有两段:一、释转识相法;二、释应知相。释转识相法当中有两段:一、长行;二、偈颂。长行当中又分两段:一、出相见体;二、显彼三相。先说明果报体它有能所的见相二分:
复次,彼转识相法,有相有见,识为自性。
这个果报体有根尘识,这个根尘识以识为主──这个转识,前七的转识。前七转识,我们简单说就是六转识,就是有六个识,这六个识有体跟用的关系,当它生起作用的时候是有相、有见。圣人的心识在活动的时候,是没有能所、离诸对待、一真法界;但凡夫的心在活动的时候,是有能所,有一个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有能见跟所见。这个能见、所见当它摄用归体的时候,就是现前明了的心识,就是识为自体。所以这一段是把心识的体、用关系标出来。当我们这一念心一动,就又落入能见跟所见,这个时候就有三相出现了,看下一段显彼三相:
子二、显彼三相
又彼以依处为相,遍计所执为相,法性为相。由此显示三自性相。
我们这个心识,当它产生作用,变成一个果报体的时候,其实就是以依处为相,这个依处就是依他起性,就是有六根、六尘、六识。就是说六识它在了别的时候依止六根,依止六根去受用六尘,这个六尘是所受用、六识是能受用,就是它的一个依处,依他起处。这个依他起在活动的时候,一定会产生遍计执,它会产生一种思想。
这个思想有两个方相:一个是以我执为中心的我执思想,一个是以法执为中心的法执思想,这个就是遍计所执。这个遍计所执,要依靠依他起才能够生起。前面两个都是现象界生灭变化的因缘,第三个是法性为相。前面的现象界,它永远依止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个就是整个生命的三种相貌──一个现象界的因果跟妄想,还有它的本体界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地方引出半个偈颂:
癸二、颂
如说:从有相有见,应知彼三相。
所以我们从能所当中,就看得出生命会带动出三种相貌。生命的三种相貌,其实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的遍计所执相。遍计所执相它有两个部分:一个是以我执为主的我执相貌,一个是以法执为主的法执相貌,这样子就带动不同的生命的因缘。
我们看东方文化跟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的文化,主要是以人为本,它以我执为本;西方的文化是以法为本,它重视的是仪轨法则。东方人对仪轨法则永远是参考的,他强调的是人情事故。
比如美国如果跟日本提出建教合作,美国的高级工程师到日本去驻厂的时候,感到非常惊讶,他说:你们的公司怎么这样子呢?做主管的能力比较差,做员工的能力比较强!你这个主管的能力差,怎么带动能力强的员工呢?日本人说:为什么不能这样子呢?做主管的比较资深,他虽然能力差,但是他资深,他做主管;这个员工比较资浅,他做员工。你(员工)能力强没关系,(主管)把工作给员工做就可以了,为什么不可以呢?所以你看美国人的思考,他人跟人之间的互动,强调的是权利跟义务;中国人永远是强调以人为本──人的感受。
所以你看西方人在沟通事情的时候很简单,他们两个人坐下来,把应尽的义务跟应享的权利沟通一下,大家达到一个彼此都能够满意的条件,这样的座谈就ok了。你要是跟中国人沟通事情,你跟跟他讲一个小时,前面的半个小时你先陪他聊天(哈──),你不能忽略聊天。为什么?中国人是很强调感受的,他对你的感受不好,其它的都不用谈了。那你把感受气氛带好以后,后面什么事都好商量。中国人强调感受的,这个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所以在中国社会上下的互动,是西方国家一直不能理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