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7章 第37集《摄大乘论》【1 / 2】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二二页,乙三、入所知相分。

无著菩萨把大乘的菩萨道,从凡夫到成佛,分成十大科。这十科,我们分成了三个主题来加以说明:第一个主题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我们前面讲的主题叫甚深见,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两种大乘的正见:

第一个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里?什么叫生命的根源呢?简单的说,就是你要了解生从何来,死将何去?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而来?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又将从何而去?你必须把那个生命的根源找到。

这个根源,古德经常说:把心带回家,就是你要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有两个:一个是暂时的家,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这个家,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流转,有很多业力的熏习,产生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力、很多苦恼的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依止的家。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是属于生灭门,只是暂时的家;我们有另外一个永恒常住的家,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圆镜智,这当中有很多清净庄严的功德。所以把心带回家,整个修行就是把我们现前这种生灭苦恼的家,带回到一个长久安乐的家。

所以所知依这一科当中,是说明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在哪里──阿赖耶识,你必须依止现在的心来修行;你必须面对无始劫所熏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每一个人不同,但是你要去承当,从这个阿赖耶识开始起修,你必须了解你这个起跑点。第二个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大圆镜智,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所以这个所知依,就是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一个是杂染的根源,一个是清净的根源,这个是我们第一大科的主题。

当我们知道这整个生命的根源以后,我们要知道第二个所知相──就是生命的相貌。这个相貌是从阿赖耶识,从我们现前这个杂染的家所变现的一个生命的相貌。我们现在所依止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每动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很多生命的相貌。这个生命的相貌,本论当中讲到有三个:有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简单的说就是,因缘、妄想、空性,我们的生命就这三个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的;但是你动一个妄想,它就会有业力,就会创造一个因缘,可能是快乐的因缘、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缘。我们面对这个因缘的时候,又动了一个妄想,又变成一个妄想,妄想又创造因缘,因缘又带动妄想,就在因缘跟妄想当中交互作用,使令我们的生命永远没办法回家了,阿赖耶识辗转相续,生死流转。所以这个所知相就是告诉你: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就是因缘跟妄想交互作用的相貌。

这两个都是你在修学大乘佛法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是你应该断的?妄想是该断的;什么是该保留的?因缘该保留。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什么是所断、什么是所证,这就是所知相。这第三科以后,到三、四、五、六、七、八总共六科,讲到广大行,就是我们从现在开始,要真正的把心带回家,把一个杂染的家,换成一个清净的家。乙三以后有六科讲到修行的方法,前面是讲理论,我们看修行的第一科,就是全部的第三科入所知相分。

乙三、入所知相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

我们先解释这个入,这个入就是契入。契入在本论当中,由浅入深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悟入,第二个是证入。这个悟入就是假藉文字思惟观察,我们刚开始观察这个生命相貌的时候,必须要假藉文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真理不能完全契入,要有文字来作引导,或者说有文字来作桥梁,才能够思惟真理,这叫悟入。

第二个叫证入,智理一如,平等不二。当我们观照的智慧跟真理已经完全是一如,不必假藉文字,就能够完全契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再假藉文字,智理一如,平等不二,这个叫证入。

也就是说,悟入是属于资粮跟加行位两种阶位,证入就是通达位、修习位跟究竟位,总共有五个方法、五个阶位,都是可以契入所知相分,也就是可以契入生命的真理,有五种的阶位,这叫做入。这当中有二大科:一、结前问后;二、标释正答。先看一个问:

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

我们前面把生命的根源跟生命的相貌都说过了。那么悟入生命真理的方法,应该怎么去了知呢?前面讲到理论,理论我了解了,我知道把心带回家,虽然我现在是一个生灭杂染苦恼的家,我另外还有一个选择,是一个安乐清净的家。问题是这两个家有很大的距离,我应该怎么把这个杂染的家,转换成清净的家?这个方法应该如何了知呢?云何应见?提出这个问,这以下整科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长行;丁二颂)

丁一、长行(分三:戊一举能入识;戊二说入次第;戊三现观差别)

戊一、举能入识(分二:己一出识体;己二成能入)

己一、出识体

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分成三科:一、举能入识;二、说入次第;三、现观差别。这一大科的三个科,我要说明一下,这三科很重要。悟入所知相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举能入识,先说明能够观察的智慧。就是你观察真理,你是依止什么样的智慧来观察?能够悟入的这个心识,这个识就是智慧的自体。第二个说入次第,这个智慧从浅入深,它有什么样的次第?这说明它的浅深次第。第三个现观差别,当这个智慧现前的时候,大小乘的止观,到底有什么差别?或者说大小乘的空观,它们的差别点在哪里?这个地方有三个主题要研究。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举能入识,先说明大乘止观所依止的智慧,它的自体是什么?我们看出识体,再说明成能入。先看出识体,看论文:

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一个人内心能够产生观照,这当中的观照自体由两个因素所成就:第一个,多闻熏习。我们在内心的妄想当中,要不断的听闻大乘的法义。这个地方的大乘法义,特别指的是诸法三自相的道理,也就是说你对于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要不断长时间的听闻。依止这个听闻,产生一个效果。什么效果呢?非阿赖耶识所收摄。阿赖耶识是一个我们不喜欢的家,我们不得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阿赖耶识,它的相貌就是一个自我意识,一个大我。我们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都是从自我意识发动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作种种的思想、作种种的行为。

我们深爱着自我,所以日常生活当中,对自己的标准跟对别人的标准是完全不同,有两种标准。我们对自己总是比较袒护,这件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我们找很多的理由来加以修饰、包容;但是这个事情出现在别人身上,我们就用比较严格的标准来加以诃责:这个就是阿赖耶识的相貌。但是我们听闻佛法产生的智慧,它不是阿赖耶识所收摄,它不是杂染性的,它是一个平等法界相应的清净体性,所以它不是阿赖耶识的杂染所收摄的,它是清净所收摄的。

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它的体性不是阿赖耶识,但是它必须要在阿赖耶识当中,而成就一个清净的种子;也就是说,它要依止阿赖耶识而住,但是它又能够对治阿赖耶识。就是说,你听闻大乘佛法所产生的智慧,它是住在阿赖耶识当中;但是它的光明,会对治阿赖耶识的黑暗,就是这个道理。非阿赖耶识所摄,但是如阿赖耶识成种子,这个是我们产生大乘止观智慧的第一个条件,多闻熏习。

第二个,如理作意所摄。如理这个如是随顺,就是我们在听闻佛法以后,要找一个空闲的时间,随顺于所听闻的道理,一次一次的去思惟观察,这个作意就是思惟观察。这个道理,真理愈辩愈明,你一次一次的观察,这个真理的力量在你的心中,就一次一次的加强。这个如理作意就是说,我内心当中随顺真理去观察。这样的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这以下说明,把这个如理作意的相貌开展出来。

如理作意——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就是什么叫如理作意呢?似法似义而生。当我们根据佛法的文字去思惟的时候,这个时候会产生一个法跟义。刚开始依止法,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法有十个字在心中出现,这个法就是能诠,就是佛陀所诠释能诠的这个清净的佛法。

我们在内心当中,根据这十个字的法,开始思惟观察,就会产生所诠释的义理出现。这个法跟义,虽然都不是真实的法跟义,但是已经是相似,或者讲随顺,你内心当中会出现一个相似而随顺的法与义。这种情况,可不可以讲出一个譬喻呢?似所取相,就好象我们平常去了知一个不知道的事情,去取这个相的情况是一样的。

比如说,我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大象。那怎么办呢?似法似义而生,我可以去买大象的照片,买简介大象功能的文字,我根据这个照片、文字简介的描述,我对大象就有一个相似的了解。虽然跟大象的真实本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已经对大象有相似的了解,已经产生似所取相。就好象我们日常生活去学习世俗的事物一样,经过我们心中的如理作意,内心会产生一种功德相。这以下我们把内心的功德作一个说明。说你多闻熏习、如理思惟,那有什么结果呢?有见意言,刚开始会产生一个清净的意言,这个意言就是思想,产生一种清净而正确的思想。这个思想再加以不断的不断的串习,就产生一种大乘正见。

所以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就叫知见。这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或者讲修习唯识止观,它智慧自体生起的因缘。这个地方主要的宗旨是说:一个人的生命,有人过得很痛苦、有的人过得很快乐,的确有差别。当然这个快乐跟痛苦都不是自然产生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力行为有差别。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呢?因为你有不同的思想。所以这个思想是我们整个生命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导者。你有这种思想,你就会有这种命运。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浅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逆境,没有一个人没有逆境。遇到逆境,我们基本上有两种不同的思想:有一种人遇到逆境,一味的逃避放弃;另外一种人它的思想是遇到逆境,我一定要克服它,把它当作所缘境,安忍不动,一定要把逆境克服。这两种思想,会创造两种不同的命运出现。如果你是第一种人,遇到逆境就想逃避,我敢保证你回顾过去的生命,你很多事情都是半途而废,很多事情你都有希望成功,但是你都没有成功。

为什么?因为你对逆境产生错误的思想,你认为对付逆境最好的方法是逃避。我在这个道埸住,住了一年、二年、三年,遇到逆境我不住了。不住,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但是问题是你那个思想还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逆境出现,你又不住了。修行一个法门,你遇到障碍,这个法门你就不修了。你回顾你无量的生命,你的生命都是片断的,破碎的生命,没有一个功德是圆满的。你要是不扭转你的思想,你的生命就是历史不断的重演。

所以你说:诶,这个人为什么他能够成功、成就那么大的功德?那就是因为有好的思想。所以这个地方,你会发觉:改造生命的根源,就是先扭转你错误的思想。我们说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不改造思想,你只是把这个行为压住,你的思想还在,遇境逢缘,照样去造业,照样。所以这个止观就是在扭转你错误的思想。

讲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比如说:有一个小孩子,他很喜欢吃蜂蜜。小孩子喜欢追求安乐、喜欢甜蜜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他总是认为,最好的蜂蜜在厨房,尤其是刀上的蜂蜜。他看到刀上的蜂蜜,就去舔刀上的蜂蜜;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吃完蜂蜜以候,满嘴都是伤痕!他以为要吃蜂蜜,就一定要付出这种代价。他的思想,时间久了就变成知见,他一想到吃蜂蜜就跑到厨房去,把那刀子的蜂蜜拿来舔一舔,结果又是满嘴的伤。当然,他的思想不改变,行为也就不能改变,命运也就不能改变。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菩萨大人出现,他说:你想吃蜂蜜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客厅的蜂蜜你不吃,客厅的蜂蜜没有刀,你一定要跑到厨房去吃蜂蜜?

诶,对喔!其实我有另外一个选择。我到客厅里面去吃那个瓶中的蜂蜜,没有过失。好,他改变他的思想,他开始放弃厨房刀上的蜂蜜,追求客厅的蜂蜜,他的思想一改变,他的生命就开始改变。

就是我们追求安乐,我们不一定要追求五欲的安乐,我们要追求圣道没有过失的安乐。所以,其实我们很多的思想,都是从学习佛法开始导正,也就是说其实你的命运,就在导正思想当中已经产生扭转。这个地方我们会问: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两种因缘:第一个是多闻熏习,第二个是如理作意。第一个,你接受了这个教法的熏习;第二个,你根据这个教法不断的思惟,产生坚定的理解,由理解产生思想跟知见:这个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的智慧的自体。这一段是下面所有文的一个总标,下面的文章都是把这个思想、观念再开展出来,就是这个智慧的自体。

己二、成能入(分三:庚一能入人;庚二能入处;庚三能入因)

庚一、能入人(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智慧可以悟入真理,但是悟入真理要有很多条件,除了多闻熏习跟如理作意的大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助缘。这以下就说明智慧要悟入真理成就的因缘,这当中有三段:一、能入人;二、能入处;三、能入因。先说明人,看问:

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

就是说大乘佛法的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是谁能够去接受这样的熏习、接受这样的作意呢?是谁?也就是说唯识宗把众生分成五种种性,到底是人天种性、或者是二乘种性、或者是菩萨种性,是谁有资格去成就这个大乘的智慧?问能修行的人是谁,我们看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