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从十几岁时朱元璋就当了编外和尚,不过道友们都知道,在韩山童的红巾军中除了有明教以外,还有白莲教,混迹在其中的朱元璋对明教或者白莲教就不可能陌生,所以这位可以说是佛、道两栖明星,两个圈子里的事情都门儿清。
朱元璋与郭子兴、韩山童、刘福通、小明王等等这些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们的种种过往,在他成功登上九五至尊的宝座以后再回想,那就是一段黑历史,比如至今还有人怀疑是他弄沉了小明王的坐船,可以想一想,当时的朱元璋心里怎么可能舒服。总之过去的一切对他这么一位自认为可以直追唐宗宋祖的英明神武大帝的形象实在是太不好看,于是,追随着他成为成功人士的一干小弟们便帮着朱元璋一通操作,要不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呢。无论历史被改成了什么样子这些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朱元璋曾经与道教有过亲密的接触,可以说有相当深入的了解,那些对于外人是绝对内幕的事情他基本上知道得八九不离十。
这件事说明朱元璋是了解内幕的人,您说他可能相信道士们那些故弄玄虚的东西吗?
不过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朱元璋当过和尚,又在明教里混过,身边还有大量的白莲教弟子,有一帮子道士帮着打天下,怎么说他也应该对道教好一点吧。
事实是他对于道教,准确说是对宗教的态度,特别是当了皇帝以后,还是以打压、限制、改造和利用为主。
朱元璋并不相信佛、道两教,特别是它们的教义朱元璋是一毛钱都不相信,认为全都是玄乎套,忽悠人的。换句话说,他不信长生,更不相信证什么佛果,因为他对于宗教太清楚了,警惕之心就没有放松过,绝对不允许宗教危及朱家的统治一直是他心里的一根红线。
朱元璋曾经写过一篇《三教论》的文章,其中针对道教开炮的部分主要说老子当年写了《道德经》,人家可从来就没有讲过什么金丹术,更没讲过什么黄白,老子是务虚的,讲得是玄乎的大道理,那些长生、成仙什么的都是你们这些道士们自己编造出来的。当然了,道士们发展了这么多理论出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自己炼炼内功、外功可以,如果想着干预政治、危及了封建统治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能成为封建统治的强力助力那是欢迎的。鉴于以前死在丹药上的皇帝、名流们太多了,由此误国、误事的例子也不少,所以在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元璋还专门下诏表示“公侯不可崇道、尚服丹药。”
当然,不相信不等于无用,然后一棒子打死,称帝后的朱元璋对宗教虽然一直限制加利用的,并没有走上灭佛灭道那种极端。比如他一直招揽宗教首脑帮着祭祀,同时又对宗教严加检束,防止宗教泛滥脱离掌控而对统治造成威胁。是不是很现实,朱元璋就是这么现实,那张大脸随时都能撂得下来,至于他那阴暗的心理也多有传说。比如传说刘伯温就是他弄死的,民间传说的火烧庆功楼也不是毫无依据胡编的吧,空印案总是杀了不少人吧,成大事的哪有不心狠的。
通过上面所说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认为道教和黄老并不是一回事。他承认老子,也推崇《道德经》,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他并不是全盘否定道教或宗教的。生活在封建社会嘛,又不是唯物主义者,这都在常理之中。我们还是得承认,朱元璋对于宗教认识是相当深刻的,他在《皇明祖训》中教育后代说,你们一定要尊重吉凶征兆,风角占侯那还是非常有道理滴。
另外,自己在宗教圈子里混迹过,里面的那点儿事少有朱元璋不清楚的,他同样知道人们需要精神安慰,宗教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绝对好用。只要在我的掌控之下,道教能够宣扬我们朱家得天下是合法的,是天意,能帮助大明长治久安,为朱家统治好好服务,大家就能相安无事。
由于大明刚刚成立,国家还没有完全统一,这样一个全是窟窿的国家最需要的是稳定,给穷苦的百姓们希望,让他们相信在朱家的统治下,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是最重要的。基于这样的现实,朱元璋拉拢了一批道门首领,通过他们进一步加强对道教的管理。比如他先是封龙虎山的张天师秩二品,而且可以世袭罔替,同时又宣布由道士负责宫廷的乐舞及祭祀。要知道以前这些本来是儒家的业务范围,朱元璋可谓开了先河,目的当然是想通过道教尽快稳定局势。
这里多讲几句,朱元璋后来又专门成立了一个神乐观,专门负责国家祭祀中的唱礼、奏乐、舞蹈等。1382年,神乐观被升格成为正六品的部门,到永乐年间里面又增加了一个知观的职位,从此神乐观里就有了一位隶属太常寺的正六品的提点,一位专门负责祭祀的从八品的知观。
神乐宫的成立,成为了道士升迁步入官场的一条终南捷径,不过需要说明一下,国家的礼仪一般还是朝天宫的道士负责的,这项业务没有分配给神乐观,二者的地位虽然不相上下,不过业务范围还是有划分的。
神乐观不仅仅是负责唱礼、奏乐这类事情,每有军国战事,比如平定广西,皇室还会安排神乐观的道士去泰山致祭,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神乐观这一机构一直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才被裁撤,不过清代时又经过乾隆的改制恢复了一些职能,只不过彻底和道教断绝了关系,道士也失去了一条升迁之路。
除了神乐观,朱元璋还在洪武二年制定了五岳山川诸神祭祀祭礼之仪。正月,朱元璋在皇宫敕封天下神明,为了宣告四方平定,当时在华阴县西岳庙立碑勒石,颁布诏书,其中说“岳、镇、海、渎,皆高山远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神,必皆受命于上帝”,明显还是承认有神仙,不过神仙的事情我也得插手。
实际上朱元璋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天上的神仙我管不到,但是地上的神仙得听我的,于是他先敕封的了城隍神。朱元璋首先封南京应天府的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汴梁城隍“承天鉴国司民显圣王”,凤阳城隍“承天鉴国司民贞佑王”,直隶当涂县“承天鉴国司民英烈王”,直隶滁州“承天鉴国司民灵佑王”,直隶和州“承天鉴国司民灵护王”,应天府为正国级,另五位是正部级,也算是一品官。
接着,朱元璋又敕封了五岳、五镇、五渎等等,至于县、市级的各州县城隍也都有加封。受了皇封的神仙们是可以拿工资的,也就是可以享受国家的供奉,老百姓们可以到正规的宫观里烧香捐香油钱。
如果有机会去华山,道友们可以去西岳庙看看这通石碑。
除了敕封了神仙,从忠君爱国的角度考虑,朱元璋还为开国的义士们立祀。比如他说在鄱阳湖康郎山大战中阵亡的三十六位将士是为国献身,同样有享受百姓祭祀的资格,所以他命“有司岁致祭”,也算是封这些人进了神道。
说朱元璋现实还有一件事比较典型,他把一直宣扬以民为本的孟子老先生从孔庙里请了出去,而且连间廉租房都不给安排一间,爱去哪凉快就去哪,反正是这里不让你住了。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是为了给人腾地方,给谁腾地方呢,答案是关羽。
总之,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为人神两界定了秩序,自认为人神两界都纳于彀中矣,是不是有点膨胀了?
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不相信道教那些教义,但还是相信天命、相信自然之神的存在的。到晚年时他说过一句话:“今朕有天下,敬礼百神”,同样说明朱元璋和其他古人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对神灵同样有着天然的信仰。
不过,朱元璋始终保持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没有晚节不保。随着国家的进一步统一,政权逐渐稳固,朱元璋对于道教的管理并没有放宽。
1379年,为了加强管理,朱元璋收紧了度牒的发放,严格限制道士私下里收弟子。对于道士和和尚犯也有明确规定,出家人不但没有什么特权,反而处罚得更严厉,特别是道士的判罚还要重一些。《万历野获编》有“僧道异法”一条,“洪武中有诏,凡火居道士,许人挟诈银三十两,钞五十锭,如无,打死勿论”。
为了加强对道教的管理,在1382年又设了正六品级别的道录司,负责全国的道教管理。在地方,府一级设立了道纪司,设置了从九品的正副都纪各一人。州一级则是设立道正司,道正一人,县一级设道会司,道会一人,当然了,从副都纪以下就只是没有了品级的公务员了。
道录司体系的设置,提供了大量的官职岗位,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由道士负责的,所以为道士加入官场提供了一条捷径。比如太常寺卿一般就是道士来当的,各地的道官们则有道士担任,也有一部分是礼部的人去担任的,可谓都有好处。
道录司、太常寺、神乐观和朝天宫里面的工作的道士之间联系很紧密的,而且他们还经常轮岗,除了专业差不多,业务范围也都有联系,所以自然会形成一个小团体,其背后如果说没有龙虎山的影子估计也没人相信,所以说龙虎山的手伸得有点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