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南小说网

第39章 第39集《摄大乘论》【2 / 2】

妙音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迦南小说网https://www.jnweishang.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不是从外表的因缘上否定,它是从根源上去追求。这个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法的产生──其实我们的命运,就是我们最初的联想,心中不同念头的妄动。因为每一个人他活动的方向不同、处所不同,所以就创造了不同的命运。我们前面说过,生命的起源,最初就是一个名言,就是一个思想,你有很多不同的联想,才会有不同的行为跟果报。

比如说,怎么知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呢?比如说,今天一贯道的弟子们,去作了一个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造好了以后,他的业保存在他的阿赖耶识当中。佛弟子也可以布施、持戒、忍辱,我们也造了一个善业保存在我们心中。假设他们两个人造的是同样一个善业,但是他们两个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结果都是成就一个善业,因为他们两个在造这个善业的过程当中,他们产生不同的联想。一个佛弟子,为了要成就往生极乐世界,他为了产生极乐世界的联想,而去造布施、持戒的业力,这个业力会在临终的时候,产生往生净土的力量。外道们修习善业,是为了要成就到上帝的天国,他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时候善业的力量,是趋向天国的。

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受着我们心中联想的名言、概念在支配,这个就是为什么生命会不断的相续,一个生命死亡又接一个生命,一个生命死亡又接一个生命,因为我们心中的妄想,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个就是生死业力的根源。我们总是认为:你为什么会来投胎呢?因为有业力。其实这句话只讲到一半,没有讲到重点。只有业力是不能投胎的,一定要有心中的联想、思想。你看阿罗汉,阿罗汉的阿赖耶识当中,有很多的业力都没有受果报,都还没有消完;但是阿罗汉可以无生,因为他心中的妄想全部被他破坏掉了,他没有任何的联想,他心中安住在空、无相、无愿,他对三界没有任何的联想,所以他的业力完全不能活动,他的业种子不能活动。没有这个联想去刺激这个种子,这个种子不能得果报。就是说这个种子你不去灌溉,它不能开花结果。

所以这个四寻思主要是告诉你:生命是你的联想产生的,它不是真实的。所以,如是皆同不可得故,其实都是我们一念心所变现的,离开了一念心,哪有这些生命的现象呢?所以这个空正见,就是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不要向外去攀缘;你回光返照,其实你今生所有的遭遇,都是你过去产生很多很多的联想,所以才有今生的相貌。如果我们改造心中的联想,这个生命就会有变化,所以说如是皆同不可得故。这个地方是把大乘破遍计执的观法说出来。

癸二、显入次第(分二:子一入唯识性,子二入所知相)

子一、入唯识性(分三:丑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丑二悟入 依他起性;丑三悟入圆成实性)

丑一、悟入遍计所执性(分三:寅一先标所为;寅二 正显加行;寅三结能悟入)

寅一、先标所为

这个地方说明它的浅深次第,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入唯识性,第二入所知相。入唯识性有三段: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二、悟入依他起性;三、悟入圆成实性。先看悟入遍计所执性:

以诸菩萨,如是如实,为入唯识,勤修加行。

怎么样才能悟入遍计所执性呢?要怎么做?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他应该要如是,如是就是根据前面的四寻思,观察我现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正报身心,招感外面的依报环境呢?都是我刚开始动了一个名言概念,产生这样的理解,然后我去追求,所以现在的果报产生这样的自体跟别人的差别。你根据这样如是的观察,内心应该保持一个如实,如实就是很认真专注的去思惟观察,然后,为了悟入唯识实性的缘故,勤修加行,你要不间断的去修行四寻思的加行。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深深的了解到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痛苦的根源,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我们一个人会有痛苦,就是我们内心当中有不好的联想,所以才会有痛苦。为什么圣人没有痛苦?圣人他处在这种五浊恶世,他没有痛苦,因为他没有这种错误的联想。所以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一种错误的名言,这个是痛苦的根源,应该要消灭的。所以菩萨要离开痛苦,应该要勤加的修习四寻思,把这个痛苦的根源找到,然后用空性的正见把它消灭掉,这叫勤修加行。

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灵错误的联想,这样是不够的,你要不间断的去对治它、不间断的。因为在我们心中,它是非常熟练的一个境界,是一个熟境界,因为我们长时间都是往这个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经走出一条很深很深的鸿沟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所以我们读古代的圣贤书,《论语》第一篇告诉所有的君子立身处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读圣贤书,一定要不断的复习、不断的温习,所以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你三天都没有修学圣贤的教诲,那只有一个结果:你跟妄想打成一片,没有第三种结果。

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参道友跟我说:法师啊!其实你讲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哈──),其实我对这种人是满担心的,因为你怎么能够把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学佛法永远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这个层次不断的空转,你就很难突破,因为你根本没有勤修加行。没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错误的联想,没有办法对治,就不能提升你的生命现象,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他的成败关键,我们一个人在学佛的过程当中,是不是会不断的突破,或者永远停在原地,甚至于退步?就是你要不断的听闻圣贤的教诲、思惟圣贤的教诲,这是一个关键。

寅二、正显加行(分二:卯一推求;卯二证得)

卯一、推求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个讲推求,第二个讲证得。勤修加行应该怎么加行呢?这不能胡思乱想,应该怎么想呢?我们看论文:

即于似文似义意言,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推求依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推求名、义、自性、差别,唯是假立。

这是关键。我们如何根据大乘佛菩萨的教诲来修习遍计本空呢?大乘止观是消灭心中的执取,怎么消灭呢?这个时候你要依止似文、似义的意言,就是前面说过的,依止对大乘佛法的听闻,产生一种相似的理解、相似的观照,就是依止大乘的文义生起了观照。

怎么观照呢?我们推求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名言,我们心中跟人事接触:诶,我看这个人,这个人是好人、是我的亲属、是我的朋友,你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他对我很多的伤害,我们也产生这样的联想。我们刚开始还没修止观之前,我们总是认为这样的外境是真实的,它跟我的想法没有关系,它永远都是有独立体性的。就是所谓的好人、坏人,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是离开我们的心,有独立体性的,它是有自主性的,不能改变的。

但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因为所有外境的安立,唯是意言,其实都是我们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心,或者说虚妄的联想所引生的。推求此文名之义,亦唯意言,当我们安立很多名言──好人、坏人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个叫义相,其实这个义相,也是我们第六意识再一次的分别产生。由这个名、义所带动的一切法的自性,跟一切法的差别,都是我们内心的分别心所假立的。因为你有不同的分别心,所以这些人事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扮演什么角色,不是他有体性,是你自己安立他扮演这个角色,这些都是一个假立,内心的分别所假立的。离开你的分别心,这一切的好坏、得失都不存在。

这个观念我们说明一下。佛法对生命的看法,认为生命有两层次的差别:第一个叫依他起性,就是我们前生的业力所变现的果报,叫依他起,依托众缘的业力而引生。这个依他起性你不能破坏的,你生长在人道,你有什么的果报,这一部分修习空观是不能伤害的,这个因缘法不能破坏它。空观如果能够破坏因缘,那这个就是断灭见。

修学佛法不能破坏因果的,不管是因、不管是果都要保存。所以由业力所变现的一切法这一部分,修空观你不要去动它。那我们要破坏什么呢?就是当这个果报出现以后,我们的分别心去受用这个果报的时候,产生很多很多的联想,这个就是你要破坏的了,就是遍计执。你安立很多的名言,产生很多的联想,这一部分是我们大乘止观所要破的,所以你不要破坏错了。

我们现在应该很冷静的回顾过去的生命,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才会让自己痛苦。我们产生很多的联想,当然不能说联想错,因为佛菩萨也有很多的观想,若佛菩萨要没有任何的想法,佛菩萨是没有办法度化众生的。我们凡夫联想的错误点到底在哪里?这个值得我们反省。我们的错误点,就是我们的联想是一个单向的思考。当我们看到一个好人,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绝对是好人;这个人是一个坏人。人有好坏,事有得失,这件事情对我有利,这件事情对我有伤害,就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是不平等,内心不平等,就是有所执取。

所以有人说你去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你把它读过几次,你自然就开悟了。为什么会开悟呢?这个道理,我们不要说迷信,好象《大般若经》有什么不可思议的加持力,不是这个意思。你去读《大般若经》,或者没有时间,你读读《般若心经》。在所有的金刚般若的经典当中,佛陀教诫我们:不能生起单向的思考。你看佛陀在《般若经》都是双向思考──是诸法空相,它不是生也不是灭,不是垢也不是净、不是增也不是减,它是双向思考,而且是双向的否定。

诸位我们可以试试看,你如果情绪不好很痛苦的时候,有一种很热恼的力量在干扰你,你去查你的心中──仁者心中必有一物,就是你产生错误的联想,而且这个联想一定是单向的联想:这个人真是坏,我对他这么好,他竟然忘恩负义。其实你应该怎么办呢?你应该想:其实这个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坏,他是一个因缘法,双向否定,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你经常用双向否定,你的内心会慢慢慢慢从不平等而变成平等。我想在大乘佛法当中,第一个重点就是你生命的目标很重要,虽然生命短暂,但是你可不能空过。如果诸位还有记忆的话,我们曾经在佛前发下誓愿,我今生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个我要誓断一切恶,第二个我要誓修一切善,第三个我要誓度一切众生。你在佛前很认真的告诉自己、告诉十方诸佛菩萨:你要用你的生命完成三件事情,这是你的目标,誓愿力。

当然我们日常也会开始产生行动,但是在行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发觉不是那么容易,搞到最后自己伤痕累累。为什么呢?第三个就是我们没有观照力。誓愿力、行动力,这观照力最重要,我们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脚步,我们是不是落入一种习惯性的单向思考?永远都保持一种对立──这个是好的、这个是坏的。你产生这样的联想,你永远在好坏得失当中打转,你很难跳脱你心中的遍计执。

我想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冷静的作一个反省,就是:我出家这么久,我是不是进步了?一个人永远保持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在菩萨道什么叫进步呢?你发觉你刚出家的时候、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用你想做的事情来引导你,就是你这个人是用情感来带动菩萨道的,以有所得心来行菩萨道的。诶,慢慢的你发觉你时间久了,你开始把大部分的时间去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你能够在生命当中,从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转成去做我该做的事情,你这个人生命提升了,你的观照力生起来,你的遍计执减少了,你的内心跟诸法实相又迈进一大步了。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告诉你自己遍计本空,其实我们心中,根据我们自己有所得的不平等的联想,就带动很多的义相,造成很多的追求,创造很多生命的自体跟差别,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心中的妄想捏造出来的。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要不断的向内心当中去推求。我们看最后的证相:

卯二、证得

前面的推求叫四寻思,这个证得叫做四如实智,看论文:

若时证得唯有意言,尔时证知若名、若义、自性、差别,皆是假立。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

我们这一念心长时间不平等的联想,而产生错误的行为跟果报,我们开始回光返照,在这一念当中,突然间证得,唯有意言,我们在寂静的心中,慢慢慢慢的感觉到:其实所有的生命现象,都是我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没有真实的自体。当你产生这样一个强烈觉受的时候,你就证得了若名、若义、自性、差别都是假立的,这一切法所谓人事的互动、得失好坏,称讥毁誉这个八风的因缘,其实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妄想的心所安立出来的,所以自性、差别义相无故,同不可得。它的自体、它的对立差别,都是没有真实体性的。这个地方是说明我们的遍计执脱落了,内心从不平等而变成平等。

寅三、结能悟入

由四寻思,及由四种如实遍智,于此似文似义意言,便能悟入唯有识性。

当我们透过前面四寻思的推求,慢慢成就一种坚定的四如实智的理解,这个时候,我们就正式的依止大乘的法义,产生如实的观照,而悟入了唯有识性。就是一切法是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心识无有少法可得,没有心外的法可追求,这个时候就成就了遍计本空的第一步。这个遍计本空的第一步,这个地方论文的内涵,悟入遍计执,就是破除对外境的执取,所谓的破所取相。当我们破了所取相以后,内心的状态是境空心有,外在的执取空了,但是心中的观照力还是存在的,叫做境空心有、或叫心有境空。这是我们悟入唯识实性的第一步,先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些人事好坏、得失的不平等概念,我们先加以消灭。

我们比较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空观:小乘佛法的空观,对因缘所生法──依他起性,是全盘否定。所以当他成就小乘空观以后,他对生死没有好乐心、对无上菩提也没有好乐心,这不是我们所愿意的,因为他破坏了因缘。大乘的空观是不能去破坏因缘的,所以我们在讲大乘空观,我们喜欢讲无住,应无所住。诶,这一句话讲得好。就是因缘法,你不要加上你的联想就好,这就是无住。这个无住的次第,第一个是对外境先不要有所住,先脱离对外境的执取。

我们的流转门,刚开始是一真法界,我们的心本来是圆成实性的一个平等不二的法界,没有任何的单向思考,刚开始是平等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动,开始有对立的思考,从真如变阿赖耶识,有能所的对立、有好坏的对立、有很多差别的对立。所以我们刚开始是先有内心的执取,然后从这个对立当中,又去造业,又产生了外境。所以我们是先有内心的执取,才有外境的执取,所以外境是比较粗的。

所以我们流转的时候,是先成就内心的执取,再产生外境的执取;但是对治的时候是从外面对治过来,是先对治外境的执取,再对治内心的执取。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讲一个譬喻说:这个衣服搞脏了,衣服外面的污垢,是一层一层卡上去的,你的衣服会脏,一定是从内而外的;但是你要把衣服的脏洗掉,是从外面洗进来,这个道理是这样。

所以我们刚开始破遍计执,先脱离对外境的执取,你要脱离外境对你的干扰。你希望做一个自在的菩萨,不受外境的八风所吹,你一定要破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你要保持双向思考,这是我们修行的下手处。好,我们休息十分钟。